网上最近都在评论一个小女子,单眼皮,小方脸,笑脸绚烂。
更让网友赞叹的是她的才华。
一口流利英文参加“紧急新闻提词器”挑战,发音规范,自傲大方。
画画得也很棒。
但你或许不知道,7年前,她还因为长相,被全网嘲笑是“最丑星二代”,遭受网络暴力。
当然,我们今天不是要评论一个女孩子长相逆袭的故事,而是想经过这件事,聊聊为什么大人总喜爱给孩子“贴标签”的事。
所谓贴标签,说白了便是给孩子扣帽子,重复、经常性的用某一个片面的词语来形容这个孩子,简单地把孩子归到某一类上,比如说“熊孩子”。
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:“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,就会成为标签多标定的人”,孩子也是如此。
影响孩子对自己的知道
1968年,美国一名老师,做了一个闻名的“标签”试验:
按照眼睛颜色,美国心理学家把班里的学生分红蓝眼睛和棕眼睛两组,分别给两组学生贴上“优秀”和“愚笨”的标签,要求两组学生不能一起玩,还强制要求“愚笨标签”的学生坐教室后边,“优秀标签”的学生则享用更好的待遇。
第一天,她发现贴上“愚笨标签”的蓝眼睛学生,变得越来越不自傲,越来越自卑,乃至认同自己愚笨且平凡。
第二天,她告诉学生们,她弄错了,把两个标签交换,并互换两组学生的待遇。这一天,棕眼睛的学生变得懊丧、自卑,而蓝眼睛的学生则心境愉悦,自傲。
这便是标签效应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,是因为:“标签”具有暗示作用,会向被贴标签的人做出隐性提醒,你便是这样的人。
这种给孩子“贴标签”的行为,是很多家长惯用的手段。
“你怎么干什么事情都这么磨蹭。”
“你怎么这么笨,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。”
“写个作业,不是上厕所,便是喝水,一点都不专注。”
孩子是一张白纸,他对自己的一切知道都来自于外界的评价。
当你不断告诉他,他“愚笨”、“磨蹭”、“笨”、“不专注”时,他只会认同,是的我的确是这样的人,然后过错地知道自我。
爸爸妈妈应该如何正确引导
不给孩子贴任何标签
或许有家长会以为,既然不能贴负面标签,我给他贴正面的总能够吧?
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.德韦克在《终身生长》里提出:生长型思想和固定型思想。
生长型思想以为人的才能是能够不断发展改变的,而固定型思想以为人的才能是天然生成的,相对固定的。我们给孩子贴标签的行为,便是固定型思想,把孩子的才能、性格、喜好等完全固定化,捆绑孩子改变的或许。
所以,最好的行为是不给孩子贴任何标签,让孩子在一个轻松、愉悦的环境里生长。
引导孩子重视好的行为,多用描述性鼓励
闻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,有个用4颗糖教育孩子的经典事例:
叶圣陶先生在校园发现一个打人的男孩,阻止了男孩的行为后,要求男孩放学后去办公室找他。
在办公室,叶圣陶并没有批评男孩,而是用4颗糖,让孩子知道到过错。第一颗糖奖励孩子的守时,第二颗糖奖励孩子对人的尊重,第三颗糖奖励孩子从小就有正义感,第四颗糖奖励孩子知错能改的优良质量。
跟着叶圣陶先生每颗糖的奖励,男孩也从最开始的忐忑不安,到放松,再到不好意思,最终泪如泉涌。
叶圣陶先生便是用这4颗糖,描述孩子好的方面,引导孩子重视自己好的质量,相同达到了教育的意图,让孩子知道到自己的过错。
孩子的未来有无限或许,不能用任何标签去固定孩子的生长。尊重并发现孩子的可贵之处,让孩子正确知道自己,发挥无限潜能,做最好的自己。
看到这里加盟代理网小编曾经身上也被父母贴满了标签,不过幸好小编心理很健康!希望各位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贴标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