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人的春天在于一杯春茶,而说到春茶,大多数人就会想到龙井茶。
龙井茶历史悠久,早在北宋时期,就已经初见规模。明嘉靖年间,就有“杭郡诸茶,总不及龙井之产,而雨前细芽,取其一旗一枪,尤为珍品”的记载。
当然,龙井茶被推上至尊地位还是得益于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,四上龙井,题写六首龙井茶御诗,亲封“十八棵御茶树”。
目前龙井茶生产分为三大产区:龙井茶西湖产区、龙井茶杭州产区、龙井茶绍兴产区,其中西湖龙井备受推崇。
龙井茶作为春茶,自然少不了鲜爽一词的描述,以至于春茶好像只有一种味道。其实鲜爽确实表述出了龙井茶的特点,新鲜而又清新爽口。
一口好的龙井茶,像雨后的森林带着自然的清香,洗涤了你整个灵魂,让人感到透彻。
当然这样描述还是有些抽象,但对龙井茶香的感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:气体部分和水汽部分;前者叫闻香,后者叫品香。
闻香依托鼻腔的嗅觉。一份茶叶到手,先要嗅闻干茶所散发出的香气,然后在冲泡过程中感受茶叶遇水后舒展的茶香。
品香则是舌、腔、喉等部位对茶汤的味觉感知。调动自身嗅觉和触觉,方可感受到茶香是否醇正。
知道了闻香与品香,那我们就说说以“色绿、香郁、味甘、形美”四绝而著称的龙井的香气有哪些吧。
豆香型
豆香是市面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香型,很多茶农制作的茶都以豆香来描述。
其香气特征类似于嫩豆香,有人认为类似于豌豆芽的香气,有人认为类似于炒豆子的香气,还有人称为豆子开花的香气。
这里的豆香,泛指豌豆香、炒豆香、豆花香,这种龙井茶外形一般偏翠绿。
栗香型
御牌龙井/匠魂网
龙井茶中的“栗香”多指熟栗香,或煮熟的栗子的香气,或是炒熟的板栗香。
这种香气的说法只为寻求感知的明晰,并不能作为香气的标准,在高锅温下炒制出的绿茶以这种香气居多。
清香型
御牌龙井/匠魂网
龙井茶中的清香型香气特征比较明显,尤其是在制茶工艺考究、手工炒制的龙井茶中,清香更加浓郁、持久。
其香型特征以丰富、饱满,浸润于茶汤之中,转为浓厚顺滑,回甘迅速且持久。
这种香型难以用常见的植物香气比拟,但“清香”二字又的确概括了它给人的感觉。
清香型在龙井群体种老树茶青、手工炒制的龙井茶居多。
兰香型
兰香是龙井茶品质高贵的象征。目前来讲,少数的群体种、龙井43手工炒制,头春头采的嫩芽会略显兰香。
第三代的龙井茶的中茶108兰香明显,尤其是手工精制的中茶108,其兰香入水,尤为浓郁。
但遗憾的是中茶108的茶园面积不大、产量不高。
下面这几种香气,在龙井中虽然也较为常见,但并非醇正之香。
草香
草香泛指青草气、缺乏内涵的青香。不良商家用于冒充龙井茶的乌牛早茶的典型香气就是青草香。
而龙井茶一旦出现这种类似于青草的香味,可能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,过于追求成茶色泽的绿度、外观漂亮,刻意降低了火候,或是杀青过轻造成的。
火香
泛指龙井茶的高火香、熟香。火香是为了刻意追求茶叶的香味,而用高火温干燥或提香形成的香味。
高火香闻起来稍有火气,类似于炒糙米粉、炒黄豆的香气,主要是炒制过程中,对温度把控不到位,使芳香物质在高热作用下反应过度而产生。
火香味重的茶叶往往皮焦里嫩、含水量大,同时因为初期的火气大,后期容易变质,所以香味也会快速消退。
陈香
陈香指因加工或存放不当产生的陈味,龙井茶的加工工艺成熟度、含水量是决定茶叶是否耐储存的关键。
大多数情况下,龙井茶一旦产生了类似于“陈香”的陈味,大多就已经接近变质,或是陈茶翻新,或是以次充好。
龙井茶多数都是为了一口新鲜,虽然做工良好的龙井茶可以存放2年,但一年半左右就要饮掉,而做工不好的茶,存放不当,可能半个月就已经味道尽失。
一杯好的龙井茶,应该具备一种或多种复杂的、令人愉悦的香气、滋味,而原料、制茶工艺、加工时间等都会影响龙井茶的香气、滋味。
所以想要喝明白龙井茶的香气特征,需要经常品鉴、对比、学习才能掌握。